通的力量
.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11-22   动态浏览次数:

书名:沟通的力量

作者:(德)弗德曼·舒茨·冯·图恩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8

ISBN978-7-201-16170-9

索书号:C912.11/15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及沟通专家写的一套关于沟通心理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影响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的四个不同面向,分别是“事实”“关系”“自我宣称”和“诉求”,所以,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就可以被解读成四种不同的意思;第二部分深入观察这四个面向,以及在心理学上的相关问题。

作者简介:

弗德曼·舒茨·冯·图恩,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人际沟通专家。1970年,作者在给汉堡一家企业的员工做人际关系培训时,促使他首次对沟通心理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于1981 年首次提出沟通的四维模型。

目  录

《沟通的力量》之赞誉

中文推荐 序一

中文推荐 序二

前言 领导能力、素质与高效沟通

第一部 领导与沟通:与沟通对象交心

第一章 谈吐得体

第二章 尊重沟通对象

第三章 言出必行

第四章 速度、重心、抢占先机

第五章 主动、谋略、不对称性

第二部 战略与沟通:计划与实施

第六章 目标、战略与战术:准备与计划

第三部网分 掌握技巧:学会沟通

第七章 表现:调动沟通对象的参与热情

第八章 方式:遣词用句,传词达意

第九章 对象:注意力、记忆力与心理作用

第十章 融会贯通:做一名战略沟通者

致谢

作者简介

读书笔记导图:

本书深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何形成,堪称沟通学的里程碑。首次提出沟通的四维模型 ——自我表达维度、事实维度、关系维度、诉求维度。多角度阐明了沟通双方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提供了改善人际沟通的工具和指南。

我们如何运用极简沟通的思维模型来帮助我们提升沟通水平达成有效沟通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自我表达

在自我表达上,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充满恐惧。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不论是面对成年人还是同龄人,都存在表达问题。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第一,是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引起的。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要做一些讨好大人的事取悦大人,我们的想法、判断、行为都是人小言轻不受重视。这时,我们没有形成强大的内心和自信。第二,由裁判和竞争对手组成的世界引起的。

比如,我们在职场上有很多压力,有升职压力、加薪压力、被领导评判的压力,那么,这些由裁判和竞争对手组成的世界,让我们担心失败、没有价值、被评判,这些都是让我们恐惧自我表达的底层因素。

2、事实维度

它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客观性;第二,理解性。

怎么客观地讨论事实?第一,消除不客观的争论。比如数据,就是客观的东西,或者对一件事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是客观的东西。第二,遵循干扰优先。就是我们要先排除可能影响客观事实的干扰。如果我们想保持沟通的客观性,那我们就先得把这些干扰的因素去除。他们可以先沟通达成共识:希望上次的事情不会影响今天的讨论,把各自的厌恶情绪先放一边,共同做成现在的事情,这是目前的主要目的。接着,再沟通怎么达成目标:客观上需要什么、各自负责什么、各自能做哪些配合、明确时间节点。这就是尽量排除那些可能的干扰,把精力集中在客观性上。

理解性也有四个维度:第一,简单;第二,分段有条理;第三,简明扼要;第四,附加刺激。前面三点比较好理解,我们主要说说附加刺激。什么是附加刺激呢?比如,运用比喻的方式让表达更明白。像写文章加入案例,这会让这篇文章更有画面感。

3、关系维度

它是非常底层的逻辑,因为信息的发送者跟接收者之间,不管传递什么话、用什么方式传递,都有一个关系存在。比如,跟领导沟通,你们的底层关系可能是,领导是决定你职场生涯成败的一个人,他对你的项目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决定你的升职加薪。

关系维度包含两层信息,第一层是信息发送者如何看待接收者,也就是你在我眼里是怎样的;第二层消息是信息发送者对关系的定义,即我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来介绍一个分析关系维度的工具,叫行为十字法。它有一个矩阵,就是画一个十字,十字的左边是蔑视,右边是欣赏,表示对沟通对象,你是欣赏还是蔑视;十字的上端,是控制、约束、操纵,下端是承认、选择、自由,表示对信息接收者,你是想控制和约束,还是给他更多的选择空间。

4、诉求维度

我们沟通的目的就是可以达成什么愿望,或者实现什么目标。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诉求是得不到满足的。诉求有公开诉求,也有隐藏诉求。人为什么会隐藏诉求呢?第一,害怕被拒绝,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诉求,而把事情婉转地表达出来。第二,想引发自愿,比如,如果你公开说让孩子把饺子包好,可能孩子就不愿意了。第三,害怕接收者没有勇气说“不”。第四,浪漫爱情心态,就是我不跟你提,你也能猜到我的心事。第五,避免责任。

很多时候,隐藏的诉求并不能获得满足,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到底要什么。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沟通中,如果想要沟通顺畅,最好提出公开诉求。

做到公开诉求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你要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第二,能够承担责任。一旦公开诉求,有可能被接纳,也可能被拒绝,那你需要有坦然、开放的心态接受后果,而且能够不带怨恨地跟对方继续沟通。任何一个沟通都有诉求,不管是你公开诉求,还是隐藏诉求。希望我们能够掌控诉求,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让对方理解你,对你有所响应。

评  价:

本书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及沟通专家写的一套关于沟通心理学的著作。适合于心理学专业和医学相关专业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大众阅读。